雲林地檢署推動打詐社會勞動多元處遇方案 嚴防「假買家 騙賣家」 避免淪為詐騙共犯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3-10-01
- 資料點閱次數:116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為了進一步提升民眾反詐騙意識,並因應洗錢罪易服社會勞動案件數居高不下的趨勢,於今(113)年9月間規劃社會勞動多元處遇方案,將打詐、防詐的生命教育融入社會勞動執行中,結合轄內社福團體(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斗六分院)共同辦理,在莊千慧觀護社工師帶領下,共計23件社會勞動新案受益。
經查今(113)年9月份新案23件,其中17件為洗錢相關案件(佔74%),雲林地方檢察署特別規劃透過DIY製作打詐新四法宣導品(爆米花桶)的勞動內容,搭配現場進行反詐騙宣講,讓社勞人能一邊勞動一邊學習到打詐新四法之修法內容,從中提高法治觀念,落實國家打詐防制政策。
活動中來自四湖鄉的社勞人小萍表示,自己就是假買家真詐騙的受害者,因接到詐騙集團假冒買家聲稱「無法下單要求透過賣貨便交易」等訊息,不慎掉入詐騙陷阱,將郵局帳戶及提款卡提供給詐騙集團,導致自己也成為詐騙集團幫兇,小萍參與DIY「打詐新四法-雲檢Mirai爆米花桶」勞動時表示對於加重高額詐欺犯罪責非常認同,未來分發至社區服務時更能由自身犯錯經驗的分享來提醒社區長輩民眾,避免他人犯下相同的錯誤。
雲林地方檢察署提醒民眾,依據內政部公布的打詐儀錶板所提供之資訊(https://165.npa.gov.tw/#/article/1/1564),全臺詐騙手法第3名便是「假買家騙賣家」,統計資料顯示113年9月22日單日便有65件是類詐騙案件發生。詐騙手段不斷翻新,防不勝防,只有全民共同支持打詐,才能有效遏制詐騙犯罪,雲林地檢署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商品,透過本次結合社會勞動多元處遇方案,擴大製「打詐新四法-雲檢Mirai爆米花桶」文宣桶身,運用在各大宣導場次,讓反詐意識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