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 :回首頁

:::

雲林地檢署接連辦理修復式司法研討與電影賞析教育訓練 「環台修復列車」共好啟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10-08
  • 資料點閱次數:13
1140930電影賞析之張富鈞主任檢察官&鄭書琴主任觀護人與修復促進者、更保同仁等大合照

修復式司法近年來於刑事司法體系中日益受到重視。其核心精神有別於傳統懲罰導向的司法,強調透過加害人、被害人與社會三方的參與與對話,促進責任承擔、傷痛修復與關係重建,最終實現社會和平與正義。

雲林地方檢察署秉持落實與推廣修復式司法理念,於金秋九月接連舉辦系列教育訓練課程,不僅提升第一線修復促進者的專業知能,也持續向檢察官、同仁及相關網絡單位深化修復式司法的概念與精神。

系列活動於今(114)916日率先登場,舉辦「修復式司法個案研討教育訓練」,研討會邀集第一線工作人員,包含觀護人、修復促進者及雲林縣榮譽觀護人等15餘名成員參與,並由資深督導廖怡婷律師針對修復促進者所提出之案例進行研討,透過深入淺出的省思與豐富的實務分享,與會成員皆收穫良多。

9月30日,揭開由彰化地檢署發起、臺灣高等檢察署指導,並由雲林地檢署率先響應跨署合作,聯合士林、苗栗、臺中、橋頭及臺南等地檢署共同推動的「環台修復式司法影展」序幕。本活動,現場邀集雲林地檢署全體同仁、修復促進者及相關領域夥伴約60餘人參與,展現跨署攜手合作的具體行動與決心。

雲林地檢署張富鈞主任檢察官致詞時表示,許多案件都能夠藉由修復式司法獲得撫平與療癒,不僅能修補當事人心中的傷痛,更能有效舒緩訴訟案件的負擔。因為當事件的心結得以解開,往往能避免後續不必要的紛爭。正因如此,修復促進者的角色與存在意義格外重要,不僅是司法程序的補充,更是社會和解的重要推手。本場活動放映2024年「金馬影展 x 司法影展」選映影片《那些受傷的臉孔》,真實呈現加害人與被害人心靈創傷及其在修復機制下的對話與和解歷程。影片細膩描繪修復式司法的核心價值,觸動觀眾情感,引領大家反思司法的柔性力量與社會倫理意涵。

同時,活動特邀彰化地檢署蘇玟勻臨床心理師進行觀後講評,分享專業視角下的心理洞察,並引導大家思考:當司法不再只是懲罰,它是否能成為修補人際裂痕、重建社會信任的契機?

雲林地檢署表示,透過九月接連舉辦的研討與電影賞析,期望讓與會者不僅能從電影中感受修復式司法的力量,也能在真實案例中看見希望的契機。藉由雙重視角的交流,讓更多人理解修復式司法的精神,並在社會各個角落逐步實踐。未來,「環台修復列車」將繼續前行,不只行遍全臺,更希望能走進每一個人的心中,讓善的循環在社會每個角落生根、綻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