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 out! 雲林地檢社勞專案走進社區護古蹟 深化生命教育 強化反詐意識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11-21
- 資料點閱次數:8
為展現社會勞動制度兼具懲戒與教育的意涵,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於 114 年9月24 日假雲林縣西螺鎮崇遠堂舉辦社會勞動專案計畫。本次活動以「掃的是古蹟,修的是人心」為主題,透過古蹟導覽與環境清理,傳遞生命教育的價值,並結合社勞人經驗分享與反詐影片宣導,強化民眾自我保護意識,共同打造無詐的安全家園。
歷史近百年的崇遠堂,為當地重要的精神信仰中心。此次集結轄內社勞人力 20餘名,親身參與古蹟維護及清理,讓室內外環境煥然一新。財團法人雲林縣廖元子公育英會董事長廖介源指出,「宗祠」為中華文化獨特的人文資產,既代表對先祖的感恩,也象徵對自身過錯的反省,是推動生命教育的最佳場域。本署黃智勇檢察長於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能與崇遠堂及雲林縣榮譽觀護人協進會合作辦理社會勞動專案,溫馨叮嚀大家在勞動時要注意自身安全。社會勞動制度除了能有效紓解監所收容壓力,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副作用,更提供社勞人修正錯誤、回饋社區的機會,體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互惠精神。雲林縣榮譽觀護人協進會副理事長顏介柔於致詞時強調,勞動服務能讓人靜下心來反思過往、規劃未來;如有需要,也可隨時向地檢署尋求協助,切莫因一時失慮而重蹈覆轍。
雲林縣二崙鄉湳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世恭則指出,社會勞動秉持「以勞代刑、服務社會」的核心價值,讓上萬名社勞人深入農村與社區,投入長青食堂、景觀美化、環境清潔等服務,隨處可見社勞人的身影,成為活化社區的重要力量。
活動進行中,一名因涉洗錢罪而接受勞動的社勞人分享親身經驗。他坦言,當初因急需用錢而輕信「租借金融卡,一張 10 萬元」的廣告,未加思索便寄出資料,結果帳戶遭凍結、自己也吃上官司,悔不當初。在場社勞人也表示,曾因犯錯而心懷愧疚與羞恥,但透過勞務付出,能夠為社區盡一份心力,不僅看見實質成效,也獲得居民肯定與鼓勵,心中充滿欣慰。
現場並播放反詐騙宣導影片,提醒大眾切勿隨意交付存摺、帳號、密碼或金融卡等個人資訊;若有疑慮,應立即報警或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多一分警覺,少一分損失」不只是口號,更是守護財產安全的重要防線。雲林地檢署最後強調,將持續與各執行機構密切合作,推動社會勞動制度,讓社勞人透過勞動服務回饋社會,實現司法與社區雙贏,共同建構更安全、更美好的社會。

